竹为梅兰竹菊四君子和松梅竹岁寒三友之一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“竹文化”。竹在中国文化和审美中向来是有份量的。竹的婵娟挺秀,竹的飘逸潇洒,竹的虚心高洁,竹的傲雪凌霜,深为人们喜爱和赞美。

千百年来竹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尽情的发挥。以竹为食:竹笋和竹荪的美味让人津津乐道。以竹为居:竹楼台、竹廊亭、竹凉席让人生活安居,宋代大文豪苏轼的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的名言应证了竹的重要性。以竹为乐:竹笛、竹杆舞和竹高跷让人愉悦身心,给人们带来快乐。以竹为艺:竹簧工艺、竹根雕艺术化腐朽为神奇让人们叹为观止……

历代文人对竹的赞美不胜枚举,据考查光唐诗就有1000多首赞美和咏竹的诗词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题窗竹时诗云:“不用裁为鸣风管,不须截为钓鱼竿。千花百草凋零后,留向纷纷雪里看”。这是一首以竹言志诗,前三句做铺垫,后一句道出竹子在冬雪之日傲雪挺拔在凛冽的寒冬中,雪压不倒,风吹不折的顽强生命力。细细品读,回味无穷!

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只画四时不谢之兰,百节长青之竹,万古不败之石和千秋不变之人。他题画咏竹之诗佳句流传。如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。并非赞美竹的柔美,而是竹的刚毅。还有:“未出土时先有节,已凌云处仍虚心”,把竹子的生长与性情一语导破。赞美了竹子的气节和谦虚的美德。

竹的结构非常简单,只有竹叶和竹杆。竹叶如刀似剑,细长如柳叶般俊美。竹杆挺拔秀丽,似有君子之风和侠士的骨气。它大多数时候只有一种颜色,素有青翠之美。宛若一幅绿色的画,抒情的诗!

自古以来,画竹写竹者众,不乏精品之作。而现代以摄影方法来赞叹竹之翠美,也是佳作频出。应该说竹子到处都有,寻常之物。专注拍摄竹子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题材,如何拍出新意和意境来,那着实有一定的难度。

几丛竹杆数片叶,当你站在竹林之中,不知从何入手。看似随意,却要精心挑选。即要有杆有叶,又要造型优美。这样组合才会有意境。上面说到竹子的颜色比较单一,绝大多数为青翠之色,翠中有绿。从摄影的角度出发,颜色越少,视觉冲击力越难。这种极简之色有时运用得当又将是别样之美。偶尔有个别老竹和竹叶会呈现出秋色正浓的韵味,这正好是打破色彩单一丰富竹子色彩的好机会。

文字/摄影 张健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