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非遗文化,讲好非遗故事。本期,为大家推出“人文龙门 多彩非遗”系列推文(十),带大家一起了解龙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——大笼糍(制作技艺)。
大笼糍(制作技艺)
龙门县龙江镇大笼糍盛于明代初期,它是年糕的一种,是龙江镇当地村民春节时期用于祭祀或送礼的传统食品。
大笼糍,传承于龙江镇客家的传统习俗文化。大笼糍主要材料是糯米粉。客家大笼糍制作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七日、二十八日、二十九日;这三天是做大笼糍的传统日子。开笼一般在新年农历正月初二。
大笼糍传统的食用方式主要有两种:一是将大笼糍切片,蒸煮后,蘸糖水享用,香甜软糯。其二是切片后,放锅里煎成金黄色,煎好后蘸上糖浆或盐吃,口感爽滑,很有嚼头。
大笼糍体现着人们对过去一年丰硕劳动成果的喜悦,也寄托着人们对明年能取得更好收获的美好愿望。2015年2月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