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2024“粤拍春韵·‘龙’重登场”网络征集活动#

阅读43273 讨论91 创建时间:2024-01-03

话题介绍

活动思想:

       新春佳节来临之际,为了展示我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,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,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活泼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,体验新年氛围,惠城区文化馆联合桥西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、江北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、桥东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、江南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开展强国复兴有我——“粤拍春韵·‘龙’重登场”网络征集评选活动,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作品。

      “春节”是我国一年一度古老而又重要的节日,其中众多的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。新年旧人新祝福,想必你也会有一些对自己、对家人、对朋友、对惠州、对祖国、对世界想说的话语,此次征集活动作品形式不限,广大读者可以通过视频、图片、文字等形式表达浓浓的年味儿和新春的祝福,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
 

一、活动主题:

强国复兴有我——“粤拍春韵·‘龙’重登场”

二、活动时间:

1月9日-3月9日

三、参赛对象:

广大市民群众

四、组织机构:

主办:惠城区文化馆

承办:桥西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、江北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、桥东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、江南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

五、参赛形式:

(1)视频类:例如:拍摄迎春小短片、贺新年、风俗习惯等

(2)图片类:例如:年夜饭、剪纸、立体折纸、贺卡等

(3)文字类:例如:祝福语、关于新年的诗歌等

(4)新春祝福类:例如:录音、视频等方式拍摄祝福视频

(5)回忆与展望类:例如:承载2023年的收获与不甘,签署2024年的目标与期许

六、参赛要求:

(1)以新年新春祝福为主题的龙年创意作品;

(2)作品形式不限,内容须主旨积极,健康向上,传播正能量。

(3)可个人也可组合形式录制,可畅谈思念、祝福、梦想等积极向上的内容;

(4)投稿作品紧扣强国复兴有我——“粤拍春韵·‘龙’重登场”主题;

(5)作品提交需标注姓名、有效联系方式,可在“作品简介”处简述作品介绍、表达内容等,字数不限。

(6)市民投递作品数量不限,如同一名作者有多部作品入选获奖名单,择最优作品获奖。

七、作品提交方式:

(1)市民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“惠城区文化馆”,进入小程序“文惠圈”上传作品。

(2)作品征集期间,市民可将作品分享至朋友圈邀请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评选点赞活动,(“文惠圈”小程序内上传作品点赞 )

八、评判标准:

以小程序发布作品的点赞数为评判标准。

九、注意事项:

(1)投稿作品所用素材必须为原创,无版权争议,经主办单位认定为抄袭的作品一律取消参赛资格。所有投稿作品如有涉及侵权等问题,由投稿作者承担相应责任。

(2)除非参评者特别申明,主办单位有权保存参评作品,以复制、发行、放映、广播、信息网络传播等形式,无偿在主办单位媒体上展示、展播、结集出版或用于宣传、文化交流等。

(3)评委会评审视为最终评选决定,不接受任何形式申诉。凡报名参评者,视为认同并遵守本次活动的各项规定。

(4)评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。

十、奖项设置:

(1)获奖名额:30名(根据“文惠圈”小程序作品的点赞量选出前30名)

(2)获奖内容:

获奖人数:30名

将获得一期公益培训课程,课程仅限本人及其子女使用,每位获奖市民只能选择一个种类的一期公益课程。

十一、获奖权益:

(1)名额规定:根据活动规定,您获奖后可以在本次活动的文化馆中任选培训课程。参与本次活动的文化馆有惠城区文化馆本馆、桥西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、江北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、桥东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、江南街道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共五个点,每个点6个名额。

(2)选课方式:您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培训课程,并在上课时间内联系相应的文化馆进行预约报名。请提前了解每个文化馆的培训课程安排和时间表,并确保您选取的课程与您的日程安排相符。

(3)选课限制:由于每个培训课程的名额有限,一旦课程名额已满,则不能再进行选课。为了避免您因此而错过您感兴趣的课程,请及时进行选课并确认您的选课需求。

(4)如遭遇课程人员报满等其他特殊情况,导致在本轮选课中未能成功选择心仪课程。在下一轮课程开启时,仍然有机会继续参加培训课程。请持续关注惠城区文化馆信息通知,以便及时获取下一轮课程的相关信息和报名时间。

(5)请注意,本次获奖名额有限,为了保证公平公正,我们不支持转让或代替他人参加培训课程。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联系方式:0752-2230849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化数字化部

相关小组

1350 15948